close

Day93 2013/9/6

今天是星期五,前往以色列的關口King Hussein Bridge會提早11:45就關閉,因此我們必須很早就前往關口。

5點起床,收拾好行李後6點坐上旅館幫我們叫的計程車,一車20JD。早晨的Amman天還沒全亮,但街頭上已經有不少人在活動。大約40分鐘的車程,漸漸四周不再是城市,車子在看似郊區的一個大門口停了下來。

「進去就是關口了。」司機告訴我們。

門口的警衛親切地向我們打招呼,並告訴我們出關的地方。旦順著指示走過去卻發現還沒開門,我們是第一個到達關口的!

不久門開了,但海關人員還沒來上班,我們又等了好一陣子。這時等候室的人漸漸多了起來,有位工作人員發一張小紙要大家寫上姓名、護照號碼和國籍。終於,幾位海關人員進來,開始今天的出關程序。整個約旦關口沒有等候線,所有人蜂擁而上,看似有排隊實則不斷插隊。明明我們是第一個到達關口的,等到輪到我們時後面卻也沒剩多少人了。

約旦關口共有三關,第一關收護照,第二關蓋出境章並叫你到第三關繳出境稅10JD。繳完費後拿著二連收據和護照到外面坐接駁巴士,6.5JD,必須搭乘。

巴士載著我們來到以色列關口,明明是第一班巴士,不知為什麼以色列端的關口早就排滿了人,這些人到底從哪來的啊?

以色列的入關程序更加繁瑣,條列如下:

第一關,排隊領取行李條,看旁邊的阿拉伯家庭帶著棉被、地毯,甚至還有小孩的腳踏車,好似搬家一樣。

第二關,綁上行李條,托運行李。

第三關,進入室內前,有個關口,會在你的護照貼上一張貼紙,上面會寫一些字,但我看不懂。

第四關,檢查貼紙,當時我旁邊有個人貼紙不合格被擋下,並叫他回前一關。

第五關,申辦簽證,會有海關人員分配你到哪個窗口,外國人和阿拉伯人其實並沒有分得很清楚,而且我覺得外國人通道比較慢。輪到我們時入境官問:「Group?」我趕緊拉仁和另外兩位在關口遇到的台灣人一起通關。入境官問了一些基本問題,如來以色列的目的、打算待多久、要去哪裡、住哪裡等等,很快就拿到一張小紙卡,這就是我的以色列三個月VISA!我並沒有主動要求VISA out,但似乎他沒蓋任何章在我的護照上,直接給我這張VISA紙卡。

另外兩位台灣人則被盤問比較久,因為他們昨天才從Eilat入境以色列,卻因為猶太新年完全沒車只好再回到約旦,今天他們從King Hussein Bridge再次嘗試。

第六關,檢查VISA,如果沒問題會在VISA紙卡上撕一小角。

第七關,領行李。

 

以上每一步驟看似簡單,卻因為每一站都大排長龍而必須等很久!個人覺得以色列關口並不嚴格,卻是手續繁複而且非常沒效率,加上不斷有人插隊,最後我們總共花了5個小時才成功入境以色列。

出了關口後有開往 Jerusalem 的接駁車,可收約旦幣,加行李共10JD

接駁車在我們到Jerusalem的大馬士革門附近,我和仁打算前往一家日本人推薦的Ibrahim's House,這似乎是一家志工性質的Homestay,費用自由捐獻,而主人還會提供餐點,對我們這種窮背包客聽起來十分不錯。

坐上75號巴士來到最終站,下車後遇到一個外國人,他說他正是住在Ibrahim's House並為我們帶路。路上他問我們之前住在哪裡,我不疑有他的回答AmmanMonsour Hotel。哪知這一回答就慘了,因為Monsour Hotel有非常嚴重的床蟲問題,一到Ibrahim's House那外國人就大聲嚷嚷地說我們是從Monsour Hotel來的,並叫我們到頂樓,要求翻出所有行李讓他檢查,那外國人甚至拿了罐噴效在旁邊!他的這種行為讓我們覺得非常不舒服,彷彿將我們當成病原一般,很不被尊重的感覺。仁很不高興地問他是誰,憑什麼要求檢察我們的行李?那外國人說他是這裡的員工,但後來仁問了其他住Ibrahim's House的日本人,他們則說那人只是在這裡住了很久而已(據說是已經住了2)。因為對他的態度非常不爽,我們決定寧可花錢去住別的地方也不待在Ibrahim's House了。

(註:其實床蟲根本不可能就這樣把行李翻出來檢查就可以解決,小隻的床蟲如果躲在細縫中非常難發覺,如果那外國人真要防堵,直接拒絕我們入住還比較實在。他的方法不僅無法解決問題,還讓我們覺得明顯被汙辱的感覺。)

回到大馬士革門,我們找到另一家算便宜的旅館「New Palm Hotel」,一晚50NIS,茶、咖啡無限供應,可以用廚房和WiFi

放好行李後我們從大馬士革門進入舊城區。不知是不是因為今天是猶太新年,可以看到不少荷槍實彈的以色列軍人在路上,上前問能不能合照,他們竟欣然答應!

來到西牆,也就是俗稱的「哭牆」,一進入前面的廣場就被告知從今天到明天日落前都不能拍照。

高聳的牆前面站著許多穿著正式的猶太人,男性大多裡面穿著白襯衫,外面穿上似西裝的黑色長袍,頭戴黑色禮帽或皮帽,許多人兩耳旁留著顯眼的螺旋狀的鬢髮;女性則類似早期歐洲的保守穿著,暗色的長袖連身洋裝。他們舉止肅穆優雅,但幾乎不和觀光客交流,連眼神也忽視觀光客的存在。

哭牆分割成兩部分,右側是女性區,左側則是男性區。進入時必須戴帽,如果沒有帽子入口處也有提供猶太小帽。站在牆邊,眼前的景象和氣氛讓我出神。有些人靠在哭牆上,喃喃禱告,希望自己的祈禱可以被上帝聽見。有些人讀著希伯來文的舊約聖經,面對著牆或坐或站,以奇特的節奏和韻律擺動身體。對我來說,猶太人是神秘的,在我所處的世界,很少會接觸到猶太人及猶太教,更不會看到他們穿著正式服裝的樣子。即使離開哭牆,我也很少再看到穿著便服但蓄著長鬢髮的猶太人。他們平時都在哪裡?做什麼樣的工作?即使在以色列如此炎熱的地方,他們的皮膚依舊十分蒼白,不像在外工作。這些疑問我和仁討論許久仍無法得知答案。

後來在維基百科找到關於這些神秘猶太人的資料,他們是保守的哈瑞迪猶太教徒。(參考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93%88%E7%91%9E%E8%BF%AA%E7%8C%B6%E5%A4%AA%E6%95%99)

哭牆左側有個凹室,裡面如古堡般陳列著許多書籍,同樣有許多猶太人或坐或站在此讀經禱告。有時會看到一群人聚在一起,由一人領導讀經,其他人則跟著朗誦。如唱讀又似吟誦的聲音迴盪在石穴當中,既神秘又奇特。

離開哭牆,我們在舊城中隨意走動,有時四周是充滿阿拉伯風味的店鋪,但轉個彎就來到如歐洲一般的乾淨街道。場景不斷轉換,宛如身置一座奇幻城市。

「就像在迪是耐樂園一樣!」仁的這個比喻我覺得實在太貼切了!

不知不覺,我們來到聖墓教堂。其實當時我們並不知道這就是耶穌被釘死的地方,只看到大批人潮進出,便跟著走進去。一進門有塊石板,許多人在石板上親吻、拿著衣物或十字架擦拭。據說耶穌死亡後放在這塊石板上,如今石板塗上油膏,信徒相信摸了之後可以得到庇佑。

再往裡走就是耶穌聖墓了,外頭大排長龍是等著進去朝拜的信徒,墓室已空,因為耶穌三日後復活。

離開聖墓教堂天色已經漸暗,打算買個烤肉口袋餅時,竟然再度遇到前幾天一起逛Petra的日本人。還發生一段奇妙的小插曲。

我們問烤肉口袋餅多少錢,店家說12NIS,那日本人說:「不對啊,我昨天買才10NIS。」

店員說他問問看老闆,一會兒回來說10NIS可以,我和仁和點一份,而那位日本人自己點了一份。

我們的先做好,店員在口袋餅中放了一串烤肉,然後我們拿到旁邊加沙拉。這時轉頭一看,那店員在那位日本人口袋餅中放了「兩串」烤肉,而且價錢一樣!我們一看傻眼,回頭跟店員說:「May I have one more kebab?」店員面無表情地接過口袋餅,又再放了一串肉進去,似乎一串兩串根本沒差一樣。

回旅館再泡了泡麵配烤肉口袋餅吃,後來又被兩位和藹的瑞典女士請吃他們剩下的燉菜,也十分飽足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rkD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